一、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民间文化学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民俗学是什么的问题。钟敬文先生曾说:“我甚至拟用这个名词(按指民间文化)去代替‘民俗’一词,而把民俗学称为‘民间文化学’。现在考虑起来,当时那想法是合适的。几十年来,世界学界民俗学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以至于将使它包括民间文化全部事象在内了。近来有些美籍华裔的同行,也赞成用‘民间文化学’代替‘民俗学’术语的想法。”[5]这段话表明,民间文化学与民俗学在学理上是相通的。
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研究范围和学科界定。但这种界定似乎比较模糊,此外,民俗学与相邻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关系似乎也不甚明晰。我们都知道,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它的一级学科是社会学。社会学下面有四个二级学科,即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相对而言,人口学与民俗学相距较远,民俗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关系比较密切。认识民间文化学(民俗学)的学科指向,首先应该明确相邻学科之间不同的学术着重点和学术目标。我们可以以社会贫富差距现象来说明民间文化学学科的独特性。贫富差距是社会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但当一个社会的各阶层贫富悬殊过大时,会带来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威胁到社会结构的稳定。贫富悬殊到底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如何判断贫富悬殊的尺度,并把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安全和正动力的范围呢?一个社会在现阶段的贫富实际状况如何?这些都是社会学所要面对的问题。人类学所要针对的则是贫富差距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寻求贫富差距演变的历史规律和其产生、变化的各种原因,贫富差距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贫富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等等。民间文化学则是考察一个地域贫富两大群体在生活方式、习惯和观念方面的不同,以及两个群体的内部知识,贫富差距在衣食住行和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富人群体如何引导生活方式,等等。民间文化学不能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民俗学所关心的是贫富群体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生活习惯。譬如,在一个地区,同样是婚礼,贫富人家的婚礼仪式可能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婚礼传统,贫富人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和应对方式。民间文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民众生活,说明民众如何这样生活。其学术指向是体验、感悟、理解和认识。所以钟敬文先生说:“民众有自己的审美情怀,民俗学是一门有情感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