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是史学革命的积极拥护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述史学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历史学可以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主张,是在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主张。他认为,史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1902年,他发愤要著百卷中国通史,以宣扬民族主义,解救国难民危。1906年,他提倡“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63]章太炎所说的“国粹”即指广义的历史: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他认为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构成要素,历史毁则其国必亡,所以当外敌入侵之际,欲作复兴之计,唯有提倡读史,以史籍所载之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为之灌溉,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才会蔚然兴起。[64]他主张通过习史“通史致用”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他说:“史之发人志趣,益人神智,其用实倍于经,非独多识往事而已。”[65]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明发达,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知国家强与弱的原因,战争胜败的远因近因,民族盛衰的变迁。”[66]从而寻求正确的振兴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因此,“若要增进爱国的热肠,一切功业学问上的人物,须选择几个出来,时常放在心里。……古事古迹,都可以动人爱国的心思。”[67]在章太炎那里,“爱国”是爱整个中国,例如他说:“昔人读史,注意一代之兴亡,今日情势有异,目光亦须变换,当注意全国之兴亡。”[68]这里所用的“全国”显然不是一姓朝廷而是众民之国,即民族国家。总之,把史学与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强调“通史致用”为救亡图存服务,这是章太炎历史观的一大特色。
相关影视:盟约高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