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片名到开篇各种无节操无下限的开着性玩笑,我一度以为这是一部中国版的《无间之战》,没想到画风很快就变成了热血的男生女生斗法,后来还升级为化敌为友合力斗奸商恶官,并在一个勉强合格的反转下逆袭成功皆大欢喜迎来高潮,但此时本片过去了三分之二不到. 当我还在怀疑剧情走向时,居然已经是七年后了,化为成功男士的男主居然没和女主在一起?很快,导演就用回忆来给一脸懵逼的观众解释男女主从没羞没臊到撕逼分手的狗血情节,这其中,备胎女,好基友一样不少. 综上,本片的类型模糊,风格不统一,即便我们都曾经历过大学宿舍生活,但太多的不合理和逻辑硬伤导致很难有代入感. 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各种巧合的狗血程度令人咂舌. 前半段的热血闹剧更加适合拍成动画片给小学生看,后半段的青春戏直逼大陆量产青春片. 当然,有些特属弯弯的段子很清新很搞笑. 五十年代初,民营电影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虽然在观众中获得了好口碑,但大多都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与保护,从本片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在“革命浪漫主义”的口号下,歌颂和赞美成了当时的银幕主题,电影的政治与说教功能被无限利用,“而认知、娱乐、审美等功能则退居到了可有可无的角落里”,国营电影开始偏离现实主义道路. 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凸显出本片的独特,在遵守“三反”和“三不反”的基础上,影片对舶来的蒙太奇手法运用自如,通过刻画“我”这个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揭示了深层的社会根源,从故事到内核都与国营电影不同. 溯其源,《无间之战》继承的是四十年代的战后现实主义电影(尤其是《无间之战》);往后看,影片鲜明的人文关怀与将主题改为背景、将人物推至台前的叙事方式又与第四代导演的作品相似,实属五十年代里的一个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