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其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之产生了差异。孔子是儒家的宗师,他只是提出人(包括儿童)在本性上是相近的,并未提出是善相近,还是恶相近,这的确为后人留下了发挥的空间。但是孔子强调“习”,即强调后天的教育对于儿童的重要影响。
(3)中西方中世纪的儿童观:“原罪说”和“预成论”
“原罪说”的儿童观认为,由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及夏娃不听上帝的话,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因此染上“原罪”,并遗传给子子孙孙,儿童生来本性倾向邪恶,故须严加管束。
“预成论”的儿童观则与古代自然科学(特别是与人体有关的自然科学)落后以及成人中心主义有关。它认为,儿童与成人仅有尺寸大小、知识多寡的区别,而否认二者在身心特征上的重大差异,因此主张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儿童。
在“理能杀人”的封建时代,成人都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人,更何况是对儿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子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5]。综览中世纪中国童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童蒙训》《小学》等无不渗透封建道德伦理说教,为的是从小就把儿童训练成为具有封建道德品格的人。教育中从来不惜动用“夏楚”二物,“棒头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都是封建儿童观的反映。